大学生村医困境:救护车老旧难行,患者救治受阻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23:01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身处医疗一线救死扶伤本是大学生村医的愿望,可现实中救护车开不出卫生院却成了横亘着的难题。这不仅阻碍了及时救治患者的脚步,也让村医们的工作处处受限、困难重重。

硬件老旧:很多卫生院的救护车是多年前配置的,车辆老化严重,故障频发。我之前就遇到有一次要送急症患者去上级医院,救护车却怎么也发动不起来,无论怎么调试修理都不行。最后没办法只能联系村民帮忙找车,这一来二去时间就耽误了,患者的病情因此受到影响。旧车零部件难以更换也是困扰,一旦出现大故障,往往束手无策。

资金短缺:要想让救护车正常服务,日常的保养和可能的维修都需资金支持。可基层卫生院经费紧张,很难保障。没有足够资金去买保养的机油和维修的零件。当救护车彻底瘫痪开不出卫生院时,根本没钱换新。如此一来,新的进不来旧的用不了,导致救护车无法正常运转。

人员缺乏:开救护车不仅要有过硬的驾驶技术,还得有一定的医疗急救知识。让本就人手不够的村医既要看病又要开车不切实际。招专业司机成本又太高,卫生院负担不起。找不到专业合适的司机,现有的村医分身乏术,所以即使救护车能发动,也没有人有精力和能力去开。

流程繁杂:送患者时要填很多单子办很多手续,耽误了宝贵时间。等办好手续,患者病情可能已经恶化。流程繁琐的手续严重影响了在紧急状况下救护车及时出发,而且有些手续实在必要却极为麻烦,大大降低了救护效率。

制度松散:对于救护车的管理没有形成严格的制度,闲置时缺乏妥善保管,导致一些小问题变成大故障。也缺乏明确的绩效考核和问责机制,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,对救护车的维护和保障工作不上心,制度上的不足使得救护车闲置不能发挥应有作用。

你们认为改善大学生村医“救护车开不出卫生院”的困局,最关键的是解决哪个方面的问题?

发布于:四川省

  • Previous: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Next: 下一篇:没有了